张桂梅励志故事
相信大家阅读了上一期的“青年观·感动我的抗疫故事”后一定很期待接下来的分享吧
相信大家阅读了上一期的“青年观·感动我的抗疫故事”后一定很期待接下来的分享吧。现在,它来啦!
战疫一线优秀人物的大量涌现,离不开家国情怀的有力感召,更离不开默默奋战的宣传工作者,胡龙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有一双慧眼识珠所共鉴,有目共睹,期间共有38篇作品出炉,国家级、省级媒体多篇,市级、县级全部刊出,安徽电视台、池州电视台、东至县电视台屡屡播出。正是因为他的付出,才让大众对疫情的认知上了一个量级,才让平凡感人的故事传遍街头巷尾。为了了解抗疫最新进展,第一时间深挖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民警辅警的感人事迹每一个精彩瞬间,每一个温馨时刻,他常常在一线悄悄坚守,撩起相机,努力奔跑,直面危机,用镜头记录,然后诉诸笔端,形成文字,发表周知,让抗疫路上的点点滴滴流入心田,温暖世人,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这场人民战疫。哪里有故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白天采访,夜间写稿,披星戴月成了他在抗疫路上的鲜明注脚。累了,就靠在工作车上小憩一会儿,弥补连日来的睡眠不足;饿了,就着一瓶矿泉水啃一块面包,或泡一桶方便面就是一顿饭了。口罩勒下的深深印记,就是他面对疫情的无言坚持。他记录美好,留住感动,传承信念,让抗疫征程上的每个身影鲜活生动;让坚守与执着常驻心间;让不打胜仗绝不回头化为内心的呐喊。宣传工作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胡龙发同志毅然扛起了这杆枪,行进在抗疫队伍最前沿。在家隔离期间,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了解的感人事迹大多是这些宣传工作者们整理出来的。我们称赞报道中在一线战疫的医生,而他们也和医生们一样,在抗疫一线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我讲述的这一段故事其实和我自己相关。某天我突然看到校团委微信公众号的一篇微信推送,正在招募抗击疫情的公益家教志愿者,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提供公益家教,我灵光一现:“对呀,不能出门可以在家做线上支援者,这样既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所以我果断报名参加了这个志愿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我自己的力量能帮助一线的医生们,让他们可以在与疫情搏斗的时候,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少一些后顾之忧。通过校团委老师和志愿者们的一努力,我成功的在2月12号匹配到了一个辽宁省的高三应届生。我挺开心的,因为自己也是大一新生,刚刚就经历过高考,对高中的知识也还比较熟悉,另外我以前也跟家乡的一些教育机构合作过,相对有一些经验。在上课前,我也跟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感受到家长对于孩子学业和心理的关心,也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庭中体会到一种正能量,让我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我给孩子上的课是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主要是物理和化学,通过与孩子和家长的交谈,我感受到了家长的殷切希望,同时我也很荣幸我自己能够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出一份力张桂梅励志故事。当时的我,有着一些非常功利的想法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孩子父亲的一句话:“我不上谁上”真正震撼到了我,我也明白有很多人为着这场战争奋斗,有的人无法照顾家庭、有些人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出来,而我所做的一切相比于他们,不值得一提。我也看到很多同学到社区报到,成为一线基层的防疫志愿者,我对他们也非常的敬佩,牢固的抗疫战“城墙”必须扎根在这一个个看似平凡普通的基层岗位中才能建立起来。所以这就是于己于他人来说,我最受触动的地方。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愿一切美好都如期而至,我们早日相会于南开园!
- 标签:抗议感人事迹演讲稿
- 编辑:孙利
- 相关文章
-
银行感人事迹范文
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乡镇工作人员?工作繁杂忙碌,是很多人对这个岗位的传统认识银行感人事迹范文…
-
银行贷款感人小故事感人片段摘抄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教师的感人故事 简短疫情感人视频片段
- 感人的小短文看了就哭正能量小故事三分钟
- 感人小故事短篇
- 一分钟简短演讲稿故事
- 最感人视频哭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