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悬疑传奇  侦探悬疑

源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出自成语故事的四字成语)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贪心之失:人人都有欲望,而且欲望还是无止境的。人们的某个欲望一旦获得满足,必定会出现更高的欲望。一味地追求贪欲而迷忘本性,往往会让人沉湎物欲,一去而不知返。 富翁家的狗在

源自成语故事的成语(出自成语故事的四字成语)

 

贪心之失:人人都有欲望,而且欲望还是无止境的。人们的某个欲望一旦获得满足,必定会出现更高的欲望。一味地追求贪欲而迷忘本性,往往会让人沉湎物欲,一去而不知返。 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富翁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1万元。

前言

有人说,律诗中尽量不要使用成语。这样说有一定道理。成语以四字居多,而律诗篇幅短小,而且有平仄粘连对仗的要求,五言或者七言的诗句中,使用四个字的成语很容易有雕琢甚至拼凑之感。

不过,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有些成语实际就出自格律诗,而且也有不少名作使用成语。 老街录入几首古人作品,看看诗人们是怎样成语入诗的。

一、出自于诗 用之于诗

1、近水楼台

宋朝俞文豹《清夜录》中写了一个故事:

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苏麟(969~约1052),北宋诗人,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两句传世。可知近水楼台这个成语,很可能就是出自于这两句诗。

这个成语出自于诗,也被其他诗使用。例如元朝赵孟《次韵刚父即事绝句 》:

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又如北宋韦骧七律《上睦州刘工部 》

桐庐古郡压乌龙,潇洒佳名信不空。傲世曾栖隐君子,谪官多属钜贤公。连云城郭残秋外,近水楼台返照中。太守公馀登览胜,始知天意养其衷。

2、山雨欲来

"山雨欲来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许浑《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同样,取之于诗,用之于诗,宋末元初的汪元量在《多景楼 》中写道:

多景楼中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山雨欲来淮树立,潮风初起海云飞。酒尊未尽登舟急,更过金焦看落晖。

3、覆雨翻云

覆雨翻云, 出自诗圣杜甫的《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宋朝诗人范成大用于七律《请息斋书事》中:

覆雨翻云转手成,纷纷轻薄可怜生。天无寒暑无时令,人不炎凉不世情。栩栩算来俱蝶梦,喈喈能有几鸡鸣。冰山侧畔红尘涨,不隔瑶台月露清。

吴文英用于词中,《凤池吟 庆梅津自畿漕除右司郎官 》: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忽变清明,紫垣敕使下星辰。经年事静,公门如水,帝甸阳春。长安父老,几百年见此,独驾冰轮。又凤鸣黄幕,玉霄平溯,鹊锦新恩。画省中书,半红梅子荐盐新。归来晚,待赓吟、殿阁南薰。

二、出自于文,用之于诗

1、巫山云雨

巫山云雨,宋玉《高唐赋序》中说,楚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荐枕席,自称:

有限的忠诚:曾子小的时候,常跟父亲到田里干活。有一天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皙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话,父亲打不到会更生气,那怎么能说是孝呢...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巫山云雨的神话,本意指的是国王与神的人口繁衍、民族兴旺,而后世引申出来的意思则侧重男女欢爱。 也常常简化为云雨。

例如李白《江上寄巴东故人》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又如和凝词《何满子》:

写得鱼笺无限,花锁春晖。目断巫山云雨,空教残梦依依。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

骡子嘴里的泥沙:骡子是马和驴交配的结果,它继承了马和驴的优点,不但体型较大,脚力也极佳。以前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骡子来驮运笨重的货物,它总是不辞辛劳地上山下坡,为人们省了不少气力。 骡子的体力虽然好得不得了,就是有一个毛病让人很闹心。这骡子若...

而秦观的《鹊桥仙》中,用了朝朝暮暮一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的故事出自于《神仙传》卷七:

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在古诗词中,沧海桑田还是用得非常多的。如白玉蟾《偶书 其二 》:

绛阙清都何时到,沧海桑田谁与怜。三十六天归路稳,撚花对酒一凝然。

宋末元初方回的《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

我致仕年死期近,汝出家时生理难。沧海桑田何可料,一杯别酒莫留残。

3、击楫中流

击楫中流出自《晋书·祖逖传》:

( 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 ,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济者,有如大 江 !’后喻有志复兴的壮烈气概。

这个成语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或写作中流击楫、击楫等。

如宋朝李好古这首词,《江城子 》: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又如刘过《上金陵章侍郎 》

龙虎东西两踞盘,帝教弹压此山川。风行魏蜀三分国,浪静江淮万里天。半壁旌旗佳丽地,十州鼓角郁葱边。便当击楫中流誓,莫使鞭为祖逖先。

结束语

诗词的创作,常常会使用典故,这些典故很多是二字或者四字的成语。因此,在古诗词中见到成语并不少见。

诗句多是五言或者七言,每一个字都需斟酌,使用四字成语时一定谨慎。

@老街味道

赎回儿时的梦想:2002年11月28日,感恩节前3天,芝加哥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子身当地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这样的诉求在美国社会,应该说十分普通。然而,该案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起案子的案情十分简单。它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